購買 雙贏只是妥協,只有說不,談判才能進入核心! 一開口,就說不:談判必勝14策略:2014900117049,店家為 樂天書城 | 樂天市場購物網 - 台灣 售價:237 我要購買 |
因為我自己也想要了解一開口,就說不:談判必勝14策略,所以到處尋找資訊做功課.雅虎購物、momo購物及博客來是我比較常去逛的EC網購平台,常常有優惠商品可撿便宜。PHILIP最近也對這個商品很感興趣,最近有些網友在問一開口,就說不:談判必勝14策略要去哪裡買最便宜呢?希望我整理的資料能對我大家PHILIP有幫助。 |
其他資料列表: 1. 長久以來,「雙贏」是所有談判推崇的理想目標,可能因為「雙贏」一直被視為是最公平的做生意方式。但一心想達成「雙贏」的企圖 書名:一開口,就說不:談判必勝14策略,原文名稱:Start with No,語言:繁體中文,ISBN:9789866032073,頁數:272,出版社:商業周 ... www.eslite.com/product.aspx?pgid=1001247312143752 一開口, 就說不: 談判必勝14策略 其它優惠/ ... www.kingstone.com.tw/book/book_page.asp?kmcode=2014900117049&show=... 一開口,就說不:談判必勝14策略 內文試閱回商品介紹 ... |
網路價格隨時會調整,請以原網購平台資料為準!SPIKE也嘗試積極推荐,並介紹我該商品優缺點。希望我整理的資料能對我大家SPIKE有幫助。SPIKE是我的好朋友,為人正直又有愛心;SPIKE他只會推荐好東西!最近有些網友在問一開口,就說不:談判必勝14策略要去哪裡買最便宜呢? |
內容簡介長久以來,「雙贏」是所有談判推崇的理想目標,可能因為「雙贏」一直被視為是最公平的做生意方式。但一心想達成「雙贏」的企圖,往往會被談判對手利用,致使我方無謂地妥協。結果,談判經常以「一贏一輸」收場,而且「輸」的一定是我們自己。 明白這個道理後,如果想獲得較好的談判結果,就是先分辨出「可控制」與「不可控制」要素。「雙贏」是一種談判結果,因為許多不同因素,你通常無法直接掌控非要這種結局不可。在所有談判中,唯一可控制的是為了達成協議而採取的種種方法。因此,談判時要專注於行為舉止和行動,讓結局順其自然產生,不要沉迷「雙贏」的情境。 談判好手會做些看似違背違背常理的事;他們以「不」為開端,也就是說,一旦出招就給對方說「不」的機會。如此不但能紓解談判壓力,也讓對方更理性思考,使結果更具建設性。談判高手會不斷提醒對方,無論何時,他們絕對有否決交易的權利。讓對手明顯、刻意地感到有較多的掌控,那麼獲致有利結果的機會也越高。 最好的談判是: 1對「是」不感興趣,偏愛「不」的回答。 2絕不趕著「結案」,永遠讓對手感覺輕鬆、有安全感。 3不要存有欲望;對手利用「需求」佔便宜。 4創造「空白狀態」,確定問好問題並傾聽答案,不作假設和期望。 5永遠有引導決策的使命和任務 6如果沒有議程和目標,即使電子郵件也不能發送 7知道彼此的四項預算:時間、精力、金錢和情緒 8別在沒有決策權的人身上浪費時間 《一開口,就說不》提供一個反向思考系統,任何情況什麼都可以交涉──買新房子,進行數百萬元的商務交易,或者帶孩子到哪兒晚餐。內有商業實務以及個人故事解釋每個論點。這會改變你的談判生涯。善加運用本書的原則和策略,必定會成為頂尖的談判者。 本書特色 1破解雙贏迷思,建立讀者說「不」的正確觀念,克服對「不」的恐慌心理,導向「不」的正面思考。 2坎普談判系統是從真實世界中發展出來,每天都在商場上獲得驚人的成功。書裡提供的資料可以立即應用在商場談判,以及生活的其他面向。 3說明「不」在談判中扮演的角色:一、設定談判目標,亦即談判使命;二、了解雙方的限制因素,亦即有什麼是不能讓步的;三、綜合運用可能的談判方法。 作者簡介譯者介紹季晶晶 美國南加州大學公共行政系碩士。譯有《領導力》、《經營成長策略》、《與白痴共舞》(中國生產力中心出版)、《搞定》、《顧客大反擊》、《開口便能領導》(商智文化出版)等書。 目錄前言 雙贏破壞交易 策略1 談判的最大罩門──渴望成交的危險 渴望成交的各種面貌 別開口 別擔心被拒絕 可以「想要」,不能「需要」 策略2 可倫坡效應──發揮「不自在」的魔力 突破心防 效果驚人 策略3 說「不」的力量──決策如何使談判往前邁進 不說「是」或「也許」 說「不」的威力 說「不」的權利 絕不試圖挽救交情 要尊敬,不是友誼 期待下一個決策 最後叮嚀 策略4 成功的起點──擬定有效的使命和任務 坎普系統的基石 錢與權並非有效因素 從對手的觀點出發 增加成功機會 掌握簡潔與彈性 策略5 不要試圖控制結果──專注於建立行為習慣 只聚焦可控制因素 談判永無完結 小心無價值的目標 養成反省的習慣 策略6 說什麼?──坎普系統的動力:提出好問題 好問題有催化作用 用疑問詞就對了 題問要簡潔有力 策略7 怎麼說?──呵護、反詰、連結、再三求證與「線帶理論」 呵護 反詰 連結 再三求證 線帶理論 棋逢對手 策略8 靜心打造「空白狀態」──不期望、不假設、不多話 致命的樂觀期待 悲觀期待也是致命傷 不假設 該做的功課不能少 做筆記 洩漏消息 心理遊戲 策略9 指出痛處──處理對手核心問題 找出痛處 別忘了呵護 千萬別創造痛處 守口如瓶 指出痛處是一門藝術 策略10 建立預算制度──時間、精力、金錢與情緒 時間精力預算 金錢預算 情緒預算 策略11 走迷宮──找出真正決策者 對付攪局者 找權位最高的準沒錯 策略12 堅守議程──掌控談判的秩序 議程必須先經談判 議程的內容 下一步﹖ 策略13 簡報力求簡潔──小心PowerPoint的誘惑 一擊中的 預備動作 策略14 付出與回報──常勝軍的保證 自尊從付出開始 「付出」等於「價值」 結語 與虎共舞三十三條定律 自序/導讀推薦序一 敢於說「不」,你就成功了 劉必榮 在談判界,關於先說「好」(Yes)還是先說「不好」(No),有兩派不同意見。哈佛學者主張先說yes,最著名的就是費雪教授(Roger Fisher)等三人所著的《實質利益談判法》(Getting to Yes)。他們主張談判時應把把焦點擺在「實質利益」,而不是各造的「立場」,這樣才有機會達到雙贏。 三位作者之一的尤瑞(William Ury)教授,後來還單獨寫了一本書,《Getting Past No》,介紹如何應付難纏的人。書中仍沿襲哈佛傳統,強調談判者應在能說「好」(Yes)的時候儘量說好。比如你跟對方或許有百分之九十九的不同,但是有百分之一的相同,也要說「我同意你」,因為很少人會揮拳打一個同意他的人。關係緩和之後,我們才有機會繼續往下闡述我們的意見。 本書的作者坎普則屬於另一派,他挑戰哈佛的觀點,認為談判者應該培養說「不」的技巧,說「不」之後,改變了談判的心境與情境,反而容易成功。坎普的說「不」,包括我們自己說「不」,以及提出方案之後,讓對方說「不」。 自己說「不」,是談判心境的重塑。當我們知道說「不」也是一個可以提倡的戰術時,對說「不」就不會那麼排斥了。坎普在書中說美國人都習慣說「好」,不太習慣說「不」。其實我們中國人更是如此。我們很怕說「不」之後會傷了對方的心,所以往往都先說「好」,然後過一陣子才緩緩吐出個「但是」,想把先前答應的事情再扳一點回來。這種「yes, but」的表達方式,成為中國人的談判特色,但也讓別人很難解讀我們的訊息。 好多年前,麥當勞中國總部的一個美國主管,從香港飛來台灣找我,希望我幫台灣、大陸、香港、澳門四地麥當勞負責租店面及買設備的同仁,上一場談判課。當時他們是在青島開年會。美國人跟我說:「劉教授,你到青島講什麼都可以,但是有一件事麻煩你幫我加在教材裡面。」我問他什麼事?他說:「我發現你們中國人最大的問題,在於不敢破裂。」他表示,好多次麥當勞去談房租,房東一看,麥當勞來了,那還不「宰」嗎?一下把房租提高了好幾個百分點。美國人自己出面談的時候,一看你要宰我?立刻拂袖而去!房東一看肥羊跑了,急了,常常都會追出來,說:「好啦,那就照你的價錢啦。」 「我這樣談的時候,幾乎每一次都成功,為什麼你們自己不會?」美國人不解地問我。 我苦笑說:「因為我們是和善的民族啊。」 其實我在上談判課時也常問學生:「你們跟別人談判時,會期待他每一次都答應你嗎?」他們說不會。我說:「對啊,你不會期待他每一次都答應你,他當然也不會期待你每一次都答應他啊,那你為什麼不敢說不?」學生想想說,還是不敢。於是我教他們一個不太兇的說「不」的方法:「如果你一定要我現在回答的話,答案是No。」「如果以現在這種情形來看,答案是No。」這種說不的方法,留一個將來迴旋的空間。讓對說「不」有心理障礙的人,敢於輕鬆說不。 坎普的另一個說「不」,是讓客戶說「不」。他舉出幾個推銷的例子很有趣。一般的推銷員都盡量讓客戶說Yes,但這種做法的缺點是,運用不當,逼得太急了,客戶反而會有防衛性,認為你是在設局,想要「請君入甕」,因而拒絕你。而他的方法,則是一開始就請客戶拒絕他,這種異於常態的方式,反而改變了情境,讓客戶好奇,或讚賞他的誠實,反倒常常可以談成生意。 不過,我還有兩點必須補充。... 各界推薦/推薦序和風談判學院主持人 劉必榮教授 理律法律事務所執行長兼資深合夥人 陳長文 內容試閱說「不」的力量 決策如何使談判往前邁進 說「也許」令人如墜五里霧中,進退失據; 若一開始就說「好」,又有什麼可談判的? 只有說「不」,才能進入談判核心。 人緊張激動的時候,身體哪一部分最先察覺到?在公開演講或表演之前,是哪裡覺得不舒服?聽過別人說「他沒那個膽量」嗎?跟別人說過:「我膽子太小嗎?」 很可能有過。把談判看作文化藝術的日本,認為決策有賴腸胃—千萬不能靠腦袋或心。我完全同意這是決策的起點。不管喜不喜歡,這就是我們決策的方法。 談判時的決策都是百分之百的感情用事。沒錯,是百分之百,心理學家已毫無疑問證明此點。有時候人們使用「談判學」的字眼,但「科學」的部分就是,「決策的背後是感情用事」。在坎普系統中,隨時都是腸胃檢查時間,因為談判確實是由這兒開始。 曾提出你認為合理的事實、數據,但對手卻不同意的狀況嗎?他甚至不曉得你在說些什麼?我確信發生過這種事因為靠「事實」無法贏得談判。因為事實和腸胃毫無關聯,所以事實是其次。想像一下吸菸的習慣。每個人可能都聽過癮君子大發高論,說只要他下決心,隨時都能戒得掉。那他什麼時候要戒呢?很遺憾的,大部分都要等到心臟繞道手術之後—更難以置信的是做完手術以後,還不是每個人都會戒菸。如果事實不能脫服菸槍改掉不要命的壞習慣,也難怪不能靠事實贏得談判。腦袋或者太迷糊,或者太僵化,但最主要的還是,真正的決策是在別處做成的。所謂「理性」,是在決策以後為了給決策找正當理由才出現的說詞。 小心觀察自己及別人時,可以看到情緒層次(胃腸)到理智層次(頭腦)的轉換。每天,每個小時,甚至每分鐘,在某種情況下,我們在情緒和所謂的理智之間來回反覆。在做成決策之前,我們情緒翻騰,然後努力將之合理化。成功的談判必須完全理解情緒,並且善用這股決策力量。 可是稍等一會兒。這個段落不會跟前言裡說過的,「坎普系統以決策為基準,非以情緒為基準」相牴觸嗎?如果真的所有的談判都以情緒為基礎,怎麼可能會有決策為基準的談判?答案是:談判,甚至決策,的確都以情緒開始。情緒澎湃、多變、有毀滅性,雖然促成初期的決策,但未必是最後的裁奪者。坎普系統把情緒視為正常,運用情緒,不抹殺情緒,教大家如何從情緒(形成的協議不能持久),前進到決策(協議可持久)。 談判的確扎根在情緒之中,而且總難以擺脫情緒糾纏。談判者的工作是認清自己的情緒,以精準的決策過程克服感情用事。你的工作甚至是要善用情緒,以做出精準決策。這一章的主題就是情緒和決策之間的微妙關係,以及如何善加利用。不說「是」或「也許」 無論是新客戶或參與研討會的朋友,我都跟他們說,談判中最好的「是」,就是「不」,以此激發他們思考。本書強調的「從不說起」也是激發讀者的方式,但意義不僅於此,這同時也是事實。談判的確是從「不」談起,不是「也許」,也絕不是「是」,而是斬釘截鐵的「不」。不管哪種談判,「不」就是我要聽的關鍵字,「不」之前的話都是打官腔。 怎麼可能會這樣?因為「不」是一種決策,能讓談判桌彼端的對手,用心思考為什麼會得到「不」的答案,而力求能做出明確決策的責任感,才能幫助對手專注在真正的談判議題。對手必須為「不」負起責任,所以現在大家有共同的議題。事實上,我們很快會發現,光是邀請對方說「不」,就能改變談判的動能,對己方有利。但其他的答案︰「... |
※其他推薦※
|
資料來源:樂天市場購物網
留言列表